练气功能够强身健体、防病治病,很多人都认为这是“气”的作用。而且这个“气”被完全物质化了,几乎等同于外知觉(outer perception),成为练功过程追求的目标,这是气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。
气功源于国学(儒释道)修炼技术,如果不从心理学角度加以研究,就难以彰显其中的真谛。实际上,练功是内知觉(inner perception)范围的事情,不可以追求外在的感觉。必须懂得,练功中没有感觉的感觉是最好的感觉。这是因为,练功的本质是对意识状态的掌控,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意识所指的对象渐渐淡化,渐渐消融在广阔的背景之中,使意向(intention)的流动渐渐趋于风平浪静。这种状态,佛家称为无分别心,道家称为元神。在这种状态下,人的深层意识的秩序(inner peace)能够得以恢复,自我稳态机制(homeostasis)能够得到增强,这是练功所得功效最根本的原因。
气功神经症则反其道而行之,在练功中不断追求各种感觉,并将其作为练功程度的标杆。毫无疑问,这与练功的宗旨背道而驰,因为练功是要淡化分别心,而追求感觉则是在强化分别心。不断强化分别心的结果就会产生焦虑,这种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,就会发生气功神经症。
我的归根心理学就是在气功纠偏中成熟的,并在气功纠偏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
评论